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互动交流 > 民意征集 > 征集详情
《双塔区2025年度汛期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已完毕,已解读)
起止时间: 从 2025-05-06 截止到: 2025-05-15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和关于自然灾害防治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省、市政府决策部署,提高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切实做好全区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因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害,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第394号令)、《朝阳市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等有关规定和要求,结合我区地质灾害现状和年度降水趋势,起草了《双塔区2025年度汛期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双塔区2025年度汛期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编制的社会参与度,提高方案编制的科学性、公开性和透明度,现向社会各界公开征集对《双塔区2025年度汛期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征求意见稿)》编制的意见和建议。

修改意见和建议请于7个工作日内,以信函、电子邮件等方式提出。

地址:朝阳市自然资源局双塔分局

邮编:122000

联系人:张春风

联系电话:0421-3998512

电子邮箱:zcf7276@163.com

附件:《双塔区2025年度汛期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征求意见稿)》

 

朝阳市自然资源局双塔分局

                          202556

 

双塔区2025年度汛期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和关于自然灾害防治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省、市政府决策部署,提高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切实做好全区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因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害,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第394号令)、《朝阳市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朝阳市2025年度汛期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等有关规定和要求,结合我区地质灾害现状和年度降水趋势,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通过采取强有力措施,有效预防和应对地质灾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努力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良好社会环境。

二、地质灾害防范

(一)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

根据《朝阳市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和地质灾害风险调查成果,确定我区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两处:一是长宝营子乡下嘎岔村崩塌重点防范区;二是凌凤街道八宝村南荒崩塌重点防范区。

(二)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人员撤离路线及相关责任人

1.长宝营子乡下嘎岔村崩塌重点防范区。位于长宝营子乡嘎岔村,如遇强降雨天气,发现变形加剧,发现险情时,由长宝营子乡政府、嘎岔村委会负责嘎岔村崩塌点防范区内群众撤离工作,就近向安全、开阔地带撤离。具体责任人为:

监控、预警负责人:长宝营子乡乡长    

监控、预警人:长宝营子乡嘎岔村委会书记    

2.凌凤街道八宝村南荒崩塌重点防范区。位于凌凤街道八宝村,如遇强降雨天气,发现变形加剧,发现险情时,由凌凤街道和八宝村委会负责南荒崩塌点防范区内群众撤离工作,就近向安全、开阔地带撤离。具体责任人为:

监控、预警负责人:凌凤街道办事处主任  王一涵

监控、预警人:凌凤街道八宝村委会书记  吴春海

三、防治工作要求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为加强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组织领导,决定成立由区政府分管副区长兼任组长,市自然资源局双塔分局局长兼任副组长,区政府办、区民政局、区应急局、区工信局、区水利局、区住建局、区教育局、区交通局、区卫健局、区文旅局、各公安分局主要负责同志及地质灾害点所在乡(镇)街等行政正职为成员的双塔区2025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专班,工作专班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朝阳市自然资源局双塔分局,办公室主任由局长兼任。

工作专班各成员单位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要对本单位本部门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总责。各成员单位要按照各自工作职责,在汛期来临之前,做好应对地质灾害的各项准备工作;各乡(镇)街要对各自辖区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及防范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和部署,并做好职责范围内定人、定岗、定责及监测工作。

联系电话:0421-39985503998512

(二)完善制度,确保安全

1.实行汛期值班制度。由于汛期是地质灾害高发期,连续降雨和暴雨,将引发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为保证通信畅通,各乡(镇)街要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保障信息上传、下达。

2.坚持“三查”制度。各乡(镇)街、自然资源部门要建立“三查”(即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核查)制度,对本区域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孕灾点在汛前进行全面排查,了解基本情况及潜在危害,提出防治措施;汛期对重点地区、危险区及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巡查,了解基本情况、防治措施落实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在汛后进行核查,了解防治措施完成情况及新发生地质灾害的数量、损失和受灾情况。

3.建立健全地质灾害档案。工作专班办公室要对辖区内地质灾害及隐患点基本情况建立档案,建档资料包括年度地质灾害隐患点汛期检查表、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避险明白卡、辖区内各地质灾害(隐患)点基本情况汇总表等。

4.建立地质灾害防治应急制度。为及时处置突发性地质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各乡(镇)街要编制和落实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建立地质灾害防治应急制度;灾情报告制度,灾害发生后,地质灾害灾情和险情发生地的属地乡(镇)街要迅速组织有关部门调查核实灾情,在1小时内向工作专班及办公室报告,灾情报告内容包括灾种、发生时间、地点、范围、伤亡人数、损失情况、危害程度以及采取的对策措施等。

5.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各乡(镇)街和自然资源部门要做好本辖区群测群防工作部署,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人和监测负责人,并开展培训工作,提高防灾责任人和监测人员的防灾和预警能力,督促各矿山企业和地质灾害易发生区和频发生区的企事业单位设立专职或兼职联络员,加强对地质灾害重点地区和隐患地段的巡视、监测、预报和警报工作,随时掌握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趋势,使群测群防网络体系真正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发挥作用。

6.加强监管,依法查处违法行为。各乡(镇)街和相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地质灾害易发区工程建设的管理,禁止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审批新建住宅以及爆破、削坡和从事其他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活动。自然资源部门要加大查处违反《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的行为的力度,从源头上控制和预防人为引发地质灾害的发生。注重预防山区城镇建设、农村建房和山体过度开发形成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指导矿山企业做好防灾减灾预案,最大限度避免矿山建设引发的突发性地质灾害。

7.加强险情信息报送。各乡(镇)街要对辖区内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进行长期监测,出现险情,及时处理,及时逐级上报。汛期过后,各乡(镇)街要将发生地质灾害的情况及防治地质灾害的意见和建议,以书面形式报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专班办公室。

附件:

1.地质灾害灾情、险情分级(略)

2.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表(略)

3.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略)

4.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略)

  

征求意见稿政策解读:

 

关于《双塔区2025年度汛期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征求意见稿)》的解读

一、起草背景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工作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贯彻落实好相关防灾减灾救灾理念,深化“人防+技防”措施,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扎实做好2025年度我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由我局牵头起草了《双塔区2025年度汛期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征求意见稿)》。

二、编制依据

方案的编制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第394号令)、《朝阳市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朝阳市2025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等有关规定和工作要求,并结合我区地质灾害现状和年度降水趋势具体制定。

三、主要目标

提高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切实做好双塔区2025年度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因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害。

四、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

根据《朝阳市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和地质灾害风险调查成果,确定双塔区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两处,分别为长宝营子乡下嘎岔村崩塌重点防范区和凌凤街道八宝村南荒崩塌重点防范区。

五、防治工作要求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为加强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组织领导,成立了双塔区2025年度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专班,专班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工作职责,做好应对汛期地质灾害的各项准备工作。

(二)完善制度、确保安全。该部分共涉及7个方面:一是实行汛期值班制度;二是坚持“三查”制度;三是建立健全地质灾害档案;四是建立地质灾害防治应急制度;五是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六是加强监管,依法查处违法行为;七是加强险情信息报送。

解读单位及联系方式

解读单位:朝阳市自然资源局双塔分局

解 读 人:张春风

联系电话:0421-3998512

 

正式文件发布:

朝双政办发〔202512《朝阳市双塔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双塔区2025年度汛期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正式文件政策解读:

(文字版)朝双政办发〔202512号 《朝阳市双塔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双塔区2025年度汛期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文件解读

(图解版)朝双政办发〔202512号 《朝阳市双塔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双塔区2025年度汛期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文件解读

(截止到目前,共收到社会各界反馈意见和建议 0 条,拟采纳 0 条。)
填写我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