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教学,共筑语文素养大厦——双塔区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会信息
更新日期:2025-10-22 信息来源:双塔区教育局 浏览:

  2025年9月23日,双塔区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落地的三重建构:单元整合、问题牵引与板书结构化”教学研讨会在胜利小学成功举办。来自全区23所小学的七十余名四至六年级语文教师及业务领导齐聚一堂,共同探寻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进阶之路,为核心素养落地课堂凝聚智慧力量。

  本次活动聚焦“核心素养如何落地”这一关键议题,旨在破解教学实际难题,全面落实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小学语文(2022版)课标精神及2025年双塔区教育局文件精神,为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开辟新路径。

  一、理念先行,大单元教学重塑课堂生态


  研讨会伊始,双塔区教师进修学校小学语文研训员刘芙蓉以核心素养的育人导向为切入点,强调语文教育应打破传统教材的单一框架,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生命成长需求,构建更具综合性的教学体系。随后,她围绕大单元教学展开深度解读,明确其“整合性、情境性、任务驱动性、实践性”四大核心特征,并详细拆解大单元备课全流程——从精准定位备课方向、科学设定教学目标,到深度解析教材内容、创设大情境与分解子任务,为在场教师绘制了清晰可操作的教学实施蓝图。


  为让理论更易落地,刘芙蓉以“提问策略”单元为例,展示了如何通过“驾驭‘问题的野马’(自由提问)”“做‘问题的小侦探’(前置探究)”“拿起‘问题的多棱镜’(多角度设问)”“成为‘问题的管理员’(问题梳理)”等阶梯式子任务设计,引导学生从无序提问逐步走向深度思考,实现思维能力的进阶提升。生动的案例让在场教师直观感受到大单元教学的实践魅力与育人实效,为后续教学应用提供了具体参考。

  二、提问变革:以分层提问激活学生高阶思维


  在课堂提问优化环节,刘老师提出核心观点:课堂提问需从“简单应答式”转向“开放探问式”,真正成为撬动学生思维的支点。她结合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理论,将提问划分为“记忆性、理解性、应用性、分析性、评价性、创造性”六个层级,清晰界定不同层级提问的目标与价值—— 低层级提问聚焦基础知识夯实,高层级提问则侧重思维深度拓展。


  在案例分析中,将《一定要争气》与毛泽东不同时期创作的诗篇进行对比、提问、辨析,学生能归纳出“立志”是起点,“奋斗”是过程,“成就”是结果的共性路径。展现了如何通过文本互读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同时,分享备课“小心机”、课堂“小技巧”与反馈“小金句”,为教师们提供了实用的教学提问小窍门,让提问成为激发学生思维的有力武器。

  三、板书新观:结构化呈现思维轨迹


  作为课堂“隐性语言”的板书设计,在本次研讨中被赋予了新的教学价值。刘老师强调,优质板书需树立系统理念,围绕“一个核心(教学目标)、两个维度(知识梳理与思维引导)”构建,成为课堂教学的“可视化导航图”。

  她以《祖父的园子》《夏天里的成长》等经典课文为例,直观展示了板书如何帮助学生梳理文章结构、提升写作能力,总结出好板书的设计流程与原则,让思维可视化,助力学生理解与记忆。

  四、实操演练:让理论在实践中落地生根


  为推动理论向教学实践转化,研讨会明确了后续教学改进的目标与步骤,并设置了分组实操训练环节。各校教师以指定单元为载体,开展全流程备课实战——从分析单元教学内容、设定单元与单课目标,到梳理教学重难点、创设单元大情境与分解子任务,再到设计单课核心问题与结构化板书,完整模拟真实备课场景。



  实践过程中,教师们积极投入、热烈研讨,结合所学理论反复打磨教学方案,在思维碰撞中深化对“三重建构”的理解,逐步掌握可落地的教学策略。不少教师表示,实操环节让抽象的理论变得具体可感,为后续将大单元教学、分层提问、结构化板书等融入日常教学扫清了障碍。

  五、总结展望:共绘语文素养培育新蓝图

  本次研讨会为双塔区小学语文教师搭建了学习交流、共研共进的平台。参会教师纷纷表示,通过此次活动,不仅对核心素养落地的“三重建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找到了教学改进的明确方向。未来,全区小学语文教师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推动教学理念与实践的三重转变:从“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从“教师主讲”转向“学生主学”,从“知识本位”转向“生命成长”,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滋养学生语言能力、思维品质与文化素养的精神家园,为双塔区小学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