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双塔区积极应对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探索形成校企地协同引才、育才、用才的新模式,通过搭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平台,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有效促进人才链、产业链与创新链有机衔接,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人才动力。
搭建创新平台
打通科技转化壁垒
为满足区域重点企业全产业链研发需求,双塔区投入资金5100万元建成高标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基地——朝阳·双塔高层次人才引进培育基地,并配套320万元科研设备,构建“政府+大学+基地+企业”联动模式,目前,该基地已吸引东北大学8支团队入驻,聚焦冶金、新材料等主导产业,柔性引进23名博士后、22个专家团队及80余名硕博人才协同攻关,累计引才近千人次。已有4个中试项目成功落地转化,助力新都黄金、金达钛业、金鳞铁精粉等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切实解决了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聚焦需求引才
精准对接人才供需
紧盯需求导向,双塔区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推动人才供需高效对接。“走出去”精准拓源,组建专业人才招引团队,深入大连交通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等高校开展“万名学子看朝阳”“稳企拓岗高校行”等活动,通过政策宣讲、岗位推介等形式,累计接待就业咨询超千人次,促成227名学生达成就业意向,为企业技术研发储备力量。“请进来”多元聚才,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73场,定向推送147个重点产业岗位,成功引进156名紧缺人才。其中,38名新材料领域人才已成为新都黄金等企业的技术核心力量,助力企业攻克多项技术难题。通过系列举措,逐步构建起磁吸效应显著的人才高地,为双塔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截至目前,全区共吸引2127名高校毕业生来双留双就业创业,人才回流态势持续向好。
优化协同育才
推动产教融合发展
双塔区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与东北大学、辽宁大学共建人才工作站,探索政府搭台、校企联动、资源共享的创新合作模式,围绕冶金工程、材料科学等重点学科在人才培养、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等领域达成合作协议。在新都黄金、朝阳众拓机械制造等企业设立高校实习实践基地,并与金达钛业开展研学交流,招引东北大学博士人才2名。通过域外商会建立人才工作站,为域外人才搭建服务桥梁、打造暖心人才驿站。推动校企协作,新都黄金公司与东北大学实施本硕博联合培养,多元合金公司聘请清华大学教授定期指导,金达钛业公司联合东北财经大学开设MBA进修班,首批20名骨干带薪深造,不断拓展人才成长空间。
(杨光 王巧歌)
(责任编辑:刘治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