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我市快递行业迎来智能化转型的重要突破。在市邮政管理局统筹推动下,中通、圆通、韵达三家快递企业正式与新石器慧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无人快递车试点协议,标志着无人配送技术正式进入本地物流体系。这一创新举措不仅为行业降本增效开辟新路径,更为全市智慧物流网络建设提供了实践样本。
4月18日清晨,中山大街出现一道科技感十足的风景线——一辆白色无人驾驶车灵活穿梭于车流中,精准识别路况并停靠作业,引得市民驻足拍照。这款由中通快递引进的第四代无人配送车,正在开展核心商圈路线测绘。据现场技术人员介绍,该车配备L4级自动驾驶系统,通过激光雷达与多模态感知技术实现厘米级定位,可自主规避障碍物并完成全天候配送任务。为确保首航安全,技术团队驾驶保障车辆全程跟随,同步采集道路环境数据,为后续算法优化提供支撑。
这场“马路首秀”背后,是邮政管理部门与快递企业的深度联动。今年年初,市邮政管理局紧抓辽宁省支持快递业智能化改造的政策窗口期,成立专项工作组推进设备升级。在3月下旬召开的行业智能化座谈会上,新石器公司系统展示了无人车在末端配送、冷链运输等场景的应用方案,各快递企业负责人结合日均5000单以上的业务体量,提出定制化载货空间、灵活调度系统等技术需求。经多轮磋商,最终确定“企业试用+数据共享+方案优化”的合作模式。
目前投入试运行的3台无人车已进入关键验证阶段。测试周期覆盖城区主干道、住宅区窄路及起伏路段,重点检验车辆在早晚高峰拥堵、雨雾天气、非机动车混行等复杂场景下的稳定性。试运行首周数据显示,无人车单趟载货量达600公斤,较传统三轮车提升3倍,日均配送效率提高40%,同时降低人工成本约30%。
着眼长远布局,政策配套体系建设正同步推进。市邮政管理局正积极沟通协调市工信、交通、公安等部门,加快制定出台无人车应用管理相关制度,从车辆认证、行驶权限、事故处置等方面建立制度框架。随着“政策+技术”双轮驱动,我市有望在年内建成全域开放的无人配送测试区,为智慧城市发展注入新动能。
日前,一辆白色的中通快递无人车在中山大街行驶,引来路人惊喜的目光。据了解,这种快递无人车正在采集路线图,即将投入使用,未来将负责向快递驿站送快递。本报记者 李松娟摄
(记者郭伟)
(责任编辑:刘治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