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党建专栏>基层党建
他拉皋镇王杖子村激活“红色引擎” 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更新日期:2024-06-21 信息来源:双塔区委宣传部 浏览:

  近年来,他拉皋镇王杖子村党委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内核驱动”和“最强引擎”,立足村情实际,全力在产业发展、生态宜居、基层治理上下功夫,切实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富民强村的发展动力,以党建赋能乡村振兴。


推进“党建+产业”融合发展 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我家里有老人需要赡养,去不了远处打工,现在好了,在家门口就能干活挣钱,农忙的时候在地里劳作,农闲的时候在村里的食品加工厂打工,我算了一下,到今年年末能收入近3万元!”在田里忙着侍弄蜜薯秧苗的阚大姨高兴地说。


  “随着王杖子蜜薯知名度逐渐增加,合作社带动地方经济、解决民工就业、带领村民共同致富作用凸显。目前,在慧农土地合作社务工的附近农民每天都有50余人以上,最多一天100人左右,每个人年收益多的有4万多,少的也有1万多,蜜薯产业鼓了村民的腰包,也壮大了村集体经济。”王杖子村党委书记单春波介绍说。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振兴。近年来,王杖子村以打造全省“产业联合党委”为目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产业发展中的引领带头作用,以“党建引领+产业富民”为支点,以红薯种植产业为“切入点”,通过“党建+农户土地入股”“党建+建档立卡户”和对外土地流转等模式成立慧农土地合作社。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种植蜜薯近5000亩,建立食品加工厂、慧农养殖基地、慧农红薯育苗基地、红薯保鲜库、种植基地5个重点项目,并注册商标有“王杖子”和“辽西蜜薯”两大品牌,让“王杖子”和“辽西蜜薯”从王杖子村走向全国多个城市和地区,切实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今年,该村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为抓手,创办村级合作社,种植蜜薯、辣椒、油菜花、向日葵等可食用的绿色农产品。


  王杖子村利用村集体未利用地,成立朝阳市双塔区王杖子太阳能光伏有限公司,积极发展光伏产业,累计建设光伏项目6个,光伏产业项目总投资1019.49万元,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真正实现区域党建、产业、资源优势互补、联动发展,党员共同参与的党建工作新格局。同时,紧紧依托“杏花节”做强做大乡村旅游产业,推进乡村旅游“他拉皋王杖子杏花节”项目建设,创建特色杏花节旅游景区。


坚持“党建红”引领“环境绿” 全面建设和美乡村

  日前,王杖子村党总支组织发动村干部、村民开展环境卫生大清洁活动,大家带着铁锹、扫把等工具顶着夏日烈日,对公路两侧、房屋周边等区域进行拉网式清扫,掀起新一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热潮,全面营造人人维护村庄环境卫生的浓厚氛围。

  “现在村容村貌真是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内主路两侧的彩砖铺上了,路边还都建起了小花池,栽满了花,现在的环境真让人心情舒畅!”看着整洁干净的街面,村民李大爷赞不绝口。

  王杖子村以“四个一”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以“支部带动+党员冲锋+群众参与”为引领,持续净化整治农村环境。积极争取资金390万元,建设垃圾房、安装路灯、铺设彩砖路面、修缮墙面、公共休闲绿地等35个项目,打造智慧农村样板,创建市级“精品村”。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带领党员、村民开展村内主路、高铁、高速两侧环境卫生整治,开展文明实践活动106次,打造精品文明实践项目2个,推动村民文明水平不断提高。修订村规民约,严格落实农户门前“三包”责任制,庭院整洁、杂物堆放、村庄日常保洁、监督管理等多项制度保障人居环境治理工作长期高效推进。

夯实基层治理基础 提升村级综合治理水平

  基层治理工作,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一头连着群众幸福指数。该村进一步加强班子成员党支部工作联系点建设,切实把各党支部建设成为带领发展、为民服务的坚强战斗堡垒。积极开展信访隐患排查、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创新建立王杖子村矛盾信访化解专班,制定信访联系人帮扶机制,认真开展辖区村庄村民矛盾纠纷的调处与化解,同时对村民开展普法教育,促进农村社会稳定,村民安居乐业。同时,充分利用网格员、老干部、老模范、老教师、老军人等骨干力量,主动宣传政策法律,排查矛盾隐患,及时调处邻里纠纷,实现对信访隐患的多元化解、源头治理。


  如今的王杖子村产业兴、农村美、农民富,真正实现了村集体经济有收入、村民生活有盼头、百姓钱袋有增收的良好局面,在村党组织的带领下,王杖子人正向着实现全面乡村振兴大步迈进。

  (姜强)

  (责任编辑:刘治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