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强降雨持续来袭,防汛形势愈发严峻。长宝营子乡人民政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以“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为核心目标,迅速部署、精准发力,通过压实责任、强化治理、完善机制等系列举措,织密筑牢防汛安全网,全力保障辖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与农业生产稳定。为此,我们采访了长宝营子乡党委书记王腾。
记者:面对持续的强降雨,长宝营子乡在组织动员和责任落实方面采取了哪些关键措施,以确保防汛工作高效有力?
王腾:我们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将防汛作为当前头等大事。预警发布后,我们立即启动应急响应,召开紧急会议进行全域部署,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无死角责任体系。关键举措在于创新推行“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机制,并广泛动员群众参与,形成了干部带头、群众协同的群防群治格局。同时,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指令高效传达、信息畅通无阻,实现了从被动抢险到主动御险的转变,有效守护了群众和农田的安全。此外,立足于我乡地形特点与汛期风险,科学推进防汛物资储备工作,为安全度汛筑牢“物资防线”,重点配齐防汛编织袋5000个、手持扩音器8个、单帐篷10顶、折叠床50张、多功能睡袋50件、救援绳索10根、救生衣20件、救生圈20个、防汛苫布5个、软体储水桶(6m³)15个、软体储水桶(10m³)15个等应急救援物资,建立“定期盘点、动态补库”机制。为提升救援处置能力,准备了钩机、铲车12台,并建立24小时备勤机制,确保汛期来临时,各类物资能第一时间调运至抢险一线,全力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与乡村基础设施稳定。
记者:在提升防洪减灾的“硬实力”方面,乡里重点实施了哪些工程治理项目?取得了哪些成效?
王腾:我们今年将“河道清障”作为提升防洪硬实力的重点工程来抓。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采用“专业力量+群众参与”的模式,共出动铲车、钩机、清运车辆260车次,人员550人次,对主要行洪河道进行了地毯式排查和清理,重点清除了阻水林木、违规作物、建筑垃圾及非法构筑物约2300吨。这相当于疏通了河道的“肠梗阻”,显著恢复了天然过流断面,确保了行洪畅通。这项工程不仅直接提升了防洪排涝标准,为安全度汛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优化了水域生态环境,实现了防汛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同时,我们严格落实“河长制”工作机制,总河长每季度巡河1次,乡河长每月巡河1次,村级河长每周巡河1次,在汛期主要时段,增加巡河频次,确保第一时间发现河道堵塞、堤坝破损等防汛隐患,并及时进行整改,将风险化解在萌芽阶段,大幅提升了应对汛期的主动性和安全性。
记者: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特别是在应对地质灾害风险方面,长宝营子乡建立了怎样的应急避险机制来确保万无一失?
王腾:保障群众生命安全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我们健全了临灾避险应急机制,对所有地质灾害隐患点应转移人员实行台账化管理,共涉及嘎岔村地质灾害点7户18人,养殖小区10户17人,大凌河沿岸44户70人,明确监测责任人,并由相关部门联合开展常态化巡查,确保隐患早发现早处置。并为每个隐患点都制定了详细的避险预案,明确信号、路线、安置点和责任人。我们的乡村干部全员下沉,包片包户,通过演练和宣传提升群众防灾意识。一旦出现险情,坚决执行“应转尽转、不漏一人”,迅速组织转移。我们还设立了应急避难场所共7处并储备充足物资,确保转移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保障,让大家转得安心、安置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