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百姓关注
红山文化化石文化三燕文化 研学推介活动亮相上海
更新日期:2025-08-10 信息来源:朝阳日报 浏览:

  朝阳花开,欢迎你来。8月6日,在上海博物馆东馆举办的“探秘红山 相约山海”2025辽宁朝阳研学产品发布推介(上海站)活动中,我市推介官热情向上海人民和全国游客推介了朝阳的红山文化、化石文化、三燕文化,引起与会嘉宾的浓厚兴趣。

  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是辽宁省内唯一一座建立在化石遗址之上的展馆,凭借“辽宁古果”“中华龙鸟”等震撼世界的镇馆之宝,成为讲述化石故事的重要窗口。2012年,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赢得“世界级化石公园”的美誉。目前,地质公园正以“最权威、最独特、最系统、最科学、最全面”的“全国五大之最”,为研学活动提供了更优质的体验平台。

  热河生物群厅、朝阳花开厅、兽影追踪厅、龙行天下、恐龙厅分门别类讲述了生物演化的神奇。地质公园还有由亿万年前的树木经玉化形成的全球最大迁地保护木化石林,以及3000平方米、展示中生代地层剖面的地质长廊,同时设有化石挖掘体验营和化石修复课程。

  在这里,孩子们触摸的是亿年前的生命印记,解开的是地球进化的密码,收获的是对科学的好奇与敬畏。

  “泱泱华夏,何以中国。文明发端,首列红山。”牛河梁是红山文化的中心,因其宏大的规模、雄伟的建筑、精美的玉器,被确认为中华文明古国时代第一阶段的代表。完善的礼制、深远的传承,也力证了红山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直根系。

  牛河梁遗址中祭坛、女神庙、积石冢三大发现,堪比北京的天坛、太庙、明十三陵。遗址中女神庙内出土了被誉为“海内孤本”的红山女神头像,是我国首批64件禁止出境展出的国宝之一。

  积石冢是红山先民的古国王陵,从中出土的玉猪龙是红山先民的部族图腾,此外从中出土的玉人、玉凤、玉龟、玉蚕、玉璧等大量精美玉器,与凌家滩文化、良渚文化出土玉器风格相通,彰显了5000多年前辽河、黄河、长江流域深广的文化交流与融合。遗址中还发现了中国目前最早的三层圜丘式祭坛,祭坛是红山先民祭天的场所,也暗合着中华节气中二分二至的天象规律。中国考古界的泰斗苏秉琦先生参观完牛河梁遗址后题词:“红山文化坛、庙、冢,中华文明一象征”,这十四个字就是对牛河梁遗址价值最有力的概括。

  三燕故都中的“三燕”,是金庸笔下《天龙八部》小说中慕容复魂牵梦萦的“大燕”龙兴之地;是唐嫣在《锦绣未央》中饰演我国临朝听政的杰出女政治家北魏冯太后的家乡;是与拓跋鲜卑女将军花木兰同属于鲜卑族系——慕容鲜卑的繁衍生息家园;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前燕、后燕、北燕的都城——龙城所在地。

  金步摇是三燕文化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文物之一。它不仅是贵族的装饰品,蕴含着慕容鲜卑族名的由来,更见证了慕容鲜卑从辽西崛起的传奇历程。公元五六世纪步摇饰随着丝绸之路又传播到了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成为朝鲜三国时期和日本古坟时期贵族中具有明显共同特点的贵重装饰品。金步摇用它璀璨的光芒,诉说着跨越千年的文明对话。

  鎏金铜马镫,一种马具装备,一项改变世界军事史的发明。朝阳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出土车马具最全的地区,其中北燕冯素弗墓出土的鎏金铜木芯双马镫更是堪称人类军事史上的里程碑。双马镫的出现使骑兵可以凭借双脚用力,腾出双手挥戈,冲锋陷阵时如虎添翼,促使东亚、欧洲骑兵战术体系发生了重大变革。此外,朝阳地区还有大量的三燕考古遗址,像东北地区最早具有皇城规制的三燕宫城南门遗址、和龙宫遗址和最早的皇家园林龙腾苑遗址、北燕冯素弗墓、大棘城遗址等等。

  “一眼望亿年 中华花鸟源”“文明发端地 古国牛河梁”“龙城朝阳 三燕古城”,推介官用娓娓道来的讲述诚邀八方游客到朝阳参观游览。

  为点燃上海市民和游客对朝阳的期待,推介会上还设置了抽奖互动环节,拉近了朝阳与上海市民的距离,也让大家有机会赢取我市精心准备的朝阳景区“门票大礼包”。

  上海市民陈女士表示,聆听了辽宁朝阳的文旅推荐,对这个城市充满了期待,有机会一定会带着父母和孩子到朝阳,看看化石,逛逛博物馆,亲身感受一下朝阳深厚的历史文化氛围。

  (记者孙志禹)

  (责任编辑:刘治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