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半年,8个中试项目就有4个落地转化,这效率在别处真少见!”东北大学冶金学院教授张力站在双塔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基地的实验室里,看着从鞍钢集团朝阳钢铁有限公司生产线传来的合格数据,忍不住为双塔区的科技创新环境点赞。
近年来,双塔区聚焦人才“引育用留”全链条,依托朝阳•双塔高层次人才引进培育基地,通过政策托底、平台赋能、精准服务,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推动人才优势逐步转化为发展胜势。
固本培元,政策平台筑根基——从政策框架到平台建设,构建起支撑人才发展的稳固骨架。
人才政策持续优化。出台《双塔区人才政策实施细则(试行)》,覆盖24个重点领域,设立年度人才奖补资金240万元。创新实行“免申即享”机制,通过部门数据共享,符合条件的人才和企业无需主动申报,奖补资金直接到账,目前已惠及4个创新团队和85名优秀人才。
平台建设持续发力。投资5100万元建设高层次人才引进培育基地,吸引东北大学8支科研团队入驻,促进“实验室到生产线”快速衔接。省级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已孵化科技型小微企业12家,聚集青年创客20余名。与东北大学、辽宁大学共建人才工作站,在新都黄金等重点企业建立高校实习基地,招引博士2名,吸引大学毕业生300余名。截至目前,全区累计打造创新平台32个,占朝阳市总量的33%,包括9家省级专业技术创新中心和1家国家级地方联合工程中心,配备科研设备总值超320万元。
精准施策,引育并举激活力——以广纳贤才与精育良才的组合拳,激活人才队伍内生动力。
广开渠道引才。组建招引团队走进大连交通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等高校开展宣讲招聘活动,共吸引千余名学生咨询,接收简历227份,达成就业意向百余人;高质量开展“万名学子看朝阳”“稳企拓岗高校行”等活动,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73场,吸引2127名高校毕业生来双留双就业创业,人才回流态势向好。
育才更重实效。积极推动校企联合培养常态化,新都黄金与东北大学联合培养本硕博人才,多元合金聘请清华大学教授定期指导,金达钛业联合东北财经大学开设MBA进修班。同时,注重激活本土人才,农业领域汇聚“土专家”“田秀才”300余名,开展实用技术培训120余场,带动5000余农户增收,选派10名文化产业特派员精准帮扶,助力文旅产业升级蝶变。
暖心保障,细节服务稳人心——让人才安心扎根发展,既需生活无忧,也需情感归属。
生活关怀与情感支持并重。深化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区领导定期走访慰问专家,在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年均解决实际问题2件以上。实施“高校毕业生留朝来朝专项行动”,累计发放一次性住房补贴、普惠性生活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创业场地补贴、人才引进补贴等各类资金约2000万元;建成人才公寓70间,配套家具家电,企业同步发放安家费,让人才拎包入住。
聚焦关键需求,服务送到身边。针对就医、子女入学等“关键小事”,双塔区设立人才服务专窗,构建“诉求一窗受理、服务一站供给、发展一帮到底”服务机制,配套“人才服务卡”集成医疗绿色通道、子女入学保障、景区免门票服务等人才专属10项权益,今年已为人才解决各类难题17件次,筑牢人才“无忧后方”。
“人才者,求之者愈出,置之则愈匮”。双塔区通过全链条、精细化的人才工作举措,让像张力教授这样的人才得以施展才华,让“土专家”“田秀才”各得其所。未来,随着校地合作的深化、服务细节的完善,双塔区这片沃土必将吸引更多人才扎根生长,让人才优势持续转化为振兴发展的澎湃动能。
(杨光 王巧歌)
(责任编辑:刘治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