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要闻>聚焦双塔
朝阳日报:双塔区党旗领航 产业兴旺 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更新日期:2025-08-11 信息来源:朝阳日报 浏览:

  本报讯 清晨六点,双塔区他拉皋镇王杖子村田间地头已飘出此起彼伏的谈笑声。52岁的村民王桂英弯腰拨开蜜薯藤蔓,指尖触到土下圆润的块茎时脸上漾开笑意:“你看这蜜薯长得多壮实!去年我家30亩地全流转给联合党委的合作社,自己在村里打工管技术,一年下来光工资就拿了3万多元,加上土地分红,比过去单干多挣了两倍不止。”顺着她手指的方向,连片的蜜薯田像铺了层绿色地毯,藤蔓间偶尔露出的紫色薯花随风摇曳。这样生机勃勃的景象,如今在双塔区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

  作为朝阳市乡村振兴的前沿阵地,双塔区坚持以党建为统领、以产业为引擎、以人才为支撑,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新路径,推动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截至目前,全区49个行政村中,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0万元的占比达85.7%,其中14个村收入达20万元以上,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

  建强产业联合党委,推动跨村联建抱团发展,形成构建“党建链”串联“产业链”发展格局。将党建作为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通过构建“资源共享、抱团发展”区域联动新模式,打破行政壁垒与资源分散瓶颈。深入挖掘49个行政村资源禀赋,根据产业特色与地域关联,持续建强5个产业联合党委,形成“整合资源抱团型”“龙头企业带动型”两种特色发展路径,让党组织成为串联资源、凝聚合力的“主心骨”。他拉皋镇王杖子蜜薯产业联合党委创新实践的“村党委+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颇具代表性。该模式通过党组织牵头,整合分散的土地资源,实现近5000亩土地规模化流转,集中发展蜜薯种植产业。同时,联合党委对接龙头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与市场渠道,合作社负责日常生产管理,农户以土地入股或务工形式参与其中。这一链条不仅推动蜜薯系列产品年产值突破500万元,还为当地提供300余个就业岗位,带动农民年均增收2万元-4万元,真正实现了“党建强”与“产业兴”同频共振。

  聚焦项目建设,厚植发展优势,激活产业动能,实现打造特色产业引擎驱动集体经济升级的良性循环。在2025辽宁省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大会期间,双塔区同步举办第二届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招商推介暨文旅产业专题招商会,这一举措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关键抓手。此次招商会创新采用“政府主导、村党组织书记现场推介、商协会与金融机构协同助力”模式,精准对接市场需求与乡村资源。会上,110余位重点文体旅企业代表、行业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话合作机遇。双塔区借此契机推介10个农文旅融合发展产业项目,总投资达6.73亿元,涵盖乡村振兴示范带大凌河生态产业园建设、桃花吐镇桃花山风景区创建国家AAA级景区、孙家湾镇大枣小镇打造等多个领域,既立足农业基础,又延伸至文旅融合,构建起“一产筑基、三产赋能”的产业生态。招商会成果显著,现场与9家企业达成意向投资额6300万元的农业产业项目合作协议,6家企业进行现场集体签约。这些项目的落地,不仅为农业产业发展注入资金与技术,更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与市场渠道,推动传统农业向“生产+加工+文旅”的复合型产业转型。

  (王延宁 王巧歌 记者杜才)

  (责任编辑:刘治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