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互动交流>在线访谈
党建引领聚合力 四联共治谱新篇
更新日期:2025-07-23 信息来源:双塔区政务公开办 浏览:

  凌河街道凌河社区以党建为引领,通过创新开展“四联动”服务,开创了独具魅力的社区发展新局面。在提升治理效能的同时,促进了党风、民风、社风的转变,拉近了干群距离。为此,我们访问了凌河街道党工委书记王延新。


  记者:王书记您好,凌河社区近年来通过“四联动”服务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能否请您介绍一下这一模式的创新初衷?


  王延新:“四联动”模式源于我们对基层治理痛点的思考。传统社区服务往往存在资源分散、参与度低、响应滞后等问题。我们以党建为纽带,通过联动服务资源、阵地、平台和共建单位,打破条块分割,实现“1+1>2”的聚合效应。比如,通过挖掘560余名党员和志愿者力量,将“单打独斗”变为“组团服务”,既解决了人手不足问题,也让居民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

  记者:在联动服务阵地方面,社区如何让有限的物理空间发挥最大效能?



  王延新:我们坚持“一室多用、资源共享”原则。例如,党员活动室既是理论学习阵地,也是居民议事厅;儿童驿站白天开展国学教育,晚上变身家长课堂。去年,党群服务中心累计举办活动200余场,服务群众超1.3万人次。特别是非遗烙画、轻缘音乐团等特色项目,既传承了文化,更凝聚了人心。关键是要以需求为导向,让每个角落都“活”起来。

  记者:智慧化平台在社区治理中扮演了什么角色?能否分享一个典型案例?

  王延新:智慧平台是我们的“云端桥梁”。去年雨季,网格群有居民反映下水道堵塞,从拍照上传到疏通完成仅用2小时。目前,“辽宁阳光三务”平台已发布政务信息500余条,线上办理业务超2000件。更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大数据分析居民高频诉求,我们提前在老旧小区加装了30个充电桩,实现了从“被动响应”到“主动治理”的转变。

  记者:未来如何推动“四联动”模式持续深化?

  王延新:下一步我们将聚焦三个方向:一是扩大“党建朋友圈”,吸引更多两新组织加入共建;二是培育社区内生力量,计划设立“居民提案基金”,支持群众自主策划服务项目;三是推动“数字孪生社区”建设,用AI技术预警风险、优化服务。总之,要让“四联动”不仅是一套机制,更成为一种治理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