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3月17日召开的2025年全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全市基础教育工作将以加快建设公平优质的基础教育体系为目标,聚力十个重点任务、25项具体工作,持续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着力打造基础教育优质品牌,推进教育强市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构建立德树人新格局,持续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构建方向正确、内容完善、学段衔接、载体丰富的德育工作体系;推动协同育人“教联体”建设,整合资源构建协同育人新机制,确保年内实现县级“教联体”建设全覆盖;统筹完善科学教育新生态体系,形成“班班有项目、校校创特色”的实践范式;创新劳动教育实施模式,构建课程体系,推行校本化劳动清单制度,建立日常生活、生产服务、创新实践三类劳动实施体系;推进研学实践提质工程,构建“行走课堂”实践体系,构建全域研学育人网络。
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强化义务教育新优质学校建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范围;大力推进学校课程建设,突出课程核心地位,加强“三级课程”建设;巩固提升校内“双减”工作成效,聚焦“校内三提升”,加强作业设计研究,科学开展课后服务;做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创建相关工作,严格管理起始年级班额,推动学校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
推动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分类推进普通高中建设,发挥省示范性普通高中的引领作用,开展联盟帮扶,助力一般普通高中建设,争创省特色普通高中;加强普通高中教学管理,深入实施新课程新教材,持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推进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推动“中学生英才计划”“强基计划”“高校科学营”等项目开展,推进小初高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有效衔接。
推进特殊教育优质融合发展,加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建设,大力开展普特融合,培育一批典型学校;探索推进“医教融合”“校企合作”,满足特殊教育学生就业需求。
推进学校办学质量评价,对普通高中、义务教育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发展情况开展专题调研,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专业支持。
持续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加强中小学学籍管理,强化普通高中转学学生学籍管理,杜绝无学籍就读等违规办学行为;加强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严控招生规模,规范学校管理;加强教材教辅和课外读物管理,做好义务教育教材教辅征订管理,健全完善课外读物管理规章制度;加强控辍保学工作,保障适龄儿童受教育权利。
推动教育数字化建设,加强基础教育精品课建设,构建教师积极参与、教研部门专业指导、教育行政部门大力推动的工作格局,并强化精品课应用;推进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需求。
推动学校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完善学校运行机制建设,包括课程建设、教辅读物管理、教师教研、师生荣誉评选等在内的相应组织机构;提升学校内部治理能力,更新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提升办学内涵。
高质量完成招生考试工作,提高义务教育新生入学线上报名成功率,做好中考报名、阅卷、录取等各项工作。
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按照“三管三必须”要求,做好学校安全管理各项工作,为教育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环境。
(记者马隽)
(责任编辑:刘治枞)